成都 Worldcon 的建筑设计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“如果设计师能够保持自我克制,那么他所展现出的能力和力量将是惊人的。这
样的原则在其他相关的视觉艺术领域(如建筑、绘画、雕塑、产品设计)也同样
[适]用。保留最基本的元素,并聚焦于本质的表达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。

-- 《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》,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,第93页

2017、2018 年我托工作单位的福,连续参加了两次 Worldcon,一个由推想小说
爱好者群体(fandom)组织、参与的大会。当时从与“主办方”——其实也就是热情
高一点、时间多一点和资历老一点的科幻迷——的交谈中,我多少了解到一点办会
的过程,都是凭共同爱好组成的班子,一旦申办方案得到通过,大家就以个人和
小组的身份各显神通,在各国同好和本地商户的支持下把场馆、招待、摊位招租
这些事情都一一搞定,最后大家往往累个半死,能把会顺利开下来,都是靠历次
积累的经验,以及共同体的互助。

即使在大会上会颁出雨果奖这种“世界级”的奖项,因为说白了就是死宅们关起来
自己玩,Worldcon 和其他各种圈子开会也没有区别。所以场馆的条件也好,人
力财力的资源也好,和一般的行业展会也没有太大区别。

所以今天当我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转成都 2023 Worldcon 的建筑方案[^1]评选时,
我第一反应是网友凑热闹,或许是在元宇宙里建个虚拟展馆。当我发现这是成都
的郫都区真的要为这个行业展会建一个全新展馆,而且还是拿出了一个新区的中
心位置时[^2],真的先是惊诧莫名,然后惶恐万分。

怎么说,推想小说在世界其他国家都算是边缘文学,到成都这儿,好像又要办成
奥运会一般的国际盛会的样子。就好像你网文写得好好的,突然中宣部一局长来
你家嘱咐你努力更文,为国争光,搁谁谁不惶恐啊🤔

不过先把各种吐槽放到一边,先来看看这次的建筑方案有多厉害。

方案1,扎哈的事务所设计的,采用“星云”概念,还是扎哈标志性的曲线风格
(遗志继承得不错)。看效果图体量相当大,但相当一部分室内空间要为外表面
的布局做妥协,特别是二层的户外广场和连接一二层的坡道。这个方案算是问题
比较少的,除了太浪费空间。

方案2,Ennead 的“三体世界”。强行融梗就不说了,整个方案把剧院、博物馆
(?)和会展中心三大块拆开,用“莫比乌斯带”(?)把它们包在一个整体外壳
下。这种硬凑的概念和处理,和2021年畅言网评的十大最丑建筑二、三名[^3]真
的十分相似。这个方案对空间的浪费更甚于方案1。

方案3,HKS 设计的“无尽之境“,建筑外立面颇像被击毁的飞碟……。还有一条大
约相当于双向八车道宽度的带子连接位于湖畔的建筑和……不知道连接什么。这么
浮夸的建筑就算郫都区敢让他们中标,不知道他们敢不敢建。

方案4,Aedas 设计的“三生万物”,三栋分离的建筑,外面全是“梯田”,围绕着
三座圆圆的“土楼”。这是给组委会出难题:你要是不精心设计每个来宾的行程,
让他们全天日程都能在一座楼里完成,就会出现很多讨论嘉宾在地下反复迷路,
讨论开始半小时还没找到地方的情况。

方案5,PES 设计的“多重宇宙”,外表是被正方体截取的球面组合,从顶上看简
直让人想把它炸掉……关键是这里又不是北京土地价8万起步,你搞个依赖垂直交
通的展馆省这点地做什么呢?中国科技馆新馆地方不大,所以只好向上修,结果
未来局办 APSF,一个小众得不行的桌游展厅因为在3楼,大家等电梯时间太长,
不得不限流。回头要是大刘在这儿的3楼签售,或者哪个宇航员在3楼搞个见面会
什么的,整个展会大家不干别的了,等一整天电梯吧。包括这个把展馆放在湖中
心,两端各用一条双向——也可能是单向——单车道连接两岸的设计,简直脑残。万
一有个火灾或者恐袭什么的,后果不堪设想。

> 据了解,今年4月,郫都区已召开过一次科技馆全球概念性方案评审会,按评
 审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完善。下一步,将集思广益,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,
 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,努力把科创新城·科技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幻标志
 性建筑、有显示度的城市经典作品。

不是,Worldcon 就是一群怪咖死宅聚在一起聊聊大天,喝喝小酒乐呵一下,你
们搞这么严肃干吗?没听说哪个城市因为办这个会大兴土木的。就在市中心的四
川科技馆,大家白天开完会晚上就能去吃火锅泡吧不香吗?

所有这些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点:建筑设计师们看到了钱,看到了表达机会,都从
他们对科幻的想象给出了答案。但是入围的这些事务所,没有一个去了解过
Worldcon 都有什么样的文化和活动,参加的人都什么样。甚至,也没有一个仔
细考虑过高概念下面的实际需求:这不是一个一次性的展会,这是一个新区的科
技馆,以后别的展览还要用的。

而且,目前在高德地图上看,离会址步行可达的只有1座酒店,附近只有1座公交
车站。不管决策在这里办 Worldcon 的官员是谁,这个选址说明了他对这一“国
际盛事”的想象:来自各个国家的科幻代表团坐着主办方提供的大巴,在市区的
星级酒店下榻,然后每天一次往返于酒店和会场之间。但参加 Worldcon 的不是
什么代表团,是一个个年龄、性别、身体状况不同的人。在离会期只有15个月
[^4]的时候,场馆还在图纸上,是好大喜功不负责任。参加这个会的可能有学生,
有行动不便的人,把这些人逼到一个鸟不生蛋、生活不便的新区,为所谓的“盛
会”和地方政府的城建政绩买单,是更大的不负责任。

这次这些建筑方案,表面上浮夸荒唐,在更深的层次则是建筑事务所投地方之所
好的精明行为。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应该聚焦本质的表达,但无法拒绝地方政府提
出一个大标的的诱惑。这暴露了成都的焦躁:在经济整体放缓的时候如何继续保
持西南地区超大城市的地位?唯有抓住一切哪怕牵强的理由去搞建设。不知道当
年中国科幻界兴高采烈地庆祝拿下 Worldcon 主办权时,有没有想到这天?在一
个习惯把一切和外国人沾边的活动都办成全城乃至全国的“盛事”的国度,没有边
缘兴趣自得其乐的空间。

[^1]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i0iBjT3Wt1iMuiomiyo7Q
[^2]: https://amap.com/place/B0FFMEFJR8
[^3]: 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5915009
[^4]: 这个工期对于这里提到的很多方案都很紧张,我知道四川建筑工程牛B,
     但是靠近水的建筑,地基防渗什么的比普通建筑复杂一大截;在水里的
     建筑,复杂度又高一大截,何况现在还连图纸都没有。就算一切顺利,
     同样在成都,另一个新区的“水下书店”也因为人工湖水质的问题,建好
     以后近一年才开门营业。花上亿建一个馆,最后还是得回到四川科技馆
     开会,也不是不可能。